為把中國人民大學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與榮縣連接進來,助力榮州學子樹立遠大理想、豐富文化知識、涵養高尚品德,成長為具有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的時代新人。1月11日,榮縣團委與中國人民大學校團委共建“人大班”項目舉行開班儀式,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致信祝賀,共青團自貢市委書記俞秉蘭,榮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胡愛華以及來自榮縣一中、玉章中學的30名首批學員等參加。
開班儀式前,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帶領下,首屆“人大班”的30名學員來到吳玉章故居、吳玉章生平事跡陳列館參觀,認真聽講解、仔細看實物,聽取榮縣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為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光輝一生。
開班儀式上,榮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胡愛華宣讀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致榮縣首屆“人大班”的賀信,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榮縣分團團長張志立介紹了榮縣“人大班”項目情況;與會領導向“人大班”學生代表贈書《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全體人員集中觀看了中國人民大學教師祝福視頻,來自榮縣一中、玉章中學的學生張金鳳、舒星作為“人大班”學生代表發言。
據了解,榮縣“人大班”項目計劃以榮縣第一中學校和玉章高級中學校為支點,首批學員由榮縣一中和玉章中學各15名學生組成,依托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充分發揮思想引領、資源匯聚、立德樹人作用,把人大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連接進來,幫助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豐富文化知識,涵養高尚品德,早日成長為具有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的時代新人。
為此,項目設置了培養方案,包括“格物致知”學習計劃、“學思踐悟”實踐計劃、“云端傳情”朋輩計劃和“修德明理”發展計劃。其中,以支教團為依托,對“人大班”學生進行小班化教學或一對一輔導,內容涵蓋學業輔導、能力提升、心理建設等各個方面。同時,依托中國人民大學“千人百村”社會調研項目,組織“人大班”成員與人大學子共建調研團隊,圍繞鄉村振興等重大現實問題深入開展系統、規范的社會調研活動;以“游學”形式,帶領人大班學生走進一線城市,參訪知名高校、知名企業、博物館、名勝古跡等,引導人大班學生領略祖國發展脈搏、激發愛國報國情懷、激勵學習奮斗熱情、樹立人生遠大目標。另外,還要選拔人大優秀學子與“人大班”成員進行學伴結對,采取手寫信件、云端交流的方式,為“人大班”成員學習、生活上的困難答疑解惑。邀請人民大學知名教師、著名校友、優秀學子、支教團成員圍繞理想信念、學業發展、志愿服務、人生規劃等領域定期開展主題講座和“面對面”交流分享會。
儀式上,俞秉蘭書記指出開設榮縣“人大班”,是一件關乎長遠的好事,這是吳老精神的傳承線,是校地資源的整合器,是教育發展的探索號。她希望首屆“人大班”學員明辨析、識大勢,正確認識歷史客觀規律、準確把握基本國情,與黨同心、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向,把個人的理想建立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個人的成長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生動實踐之中,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之花。強本領,擔大任,認清歷史使命,勇擔時代重任,把握好學生時代這個積累知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珍惜“人大班”提供的難得機遇,堅持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人民學習,努力成長為能夠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懷感恩,養大德,飲水思源崇德向善,感恩國家和社會,感恩前人和師長,做一個有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的大寫之人。
當天,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榮縣縣委黨校副校長宋友文線上講授《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開班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