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對國內高層次人才給予特殊支持的計劃;是一個與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并行的人才計劃。
入選者被寄予厚望——或沖擊諾貝爾獎,或領軍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或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或專注于課堂教學……
“萬人計劃”一開始便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以更大力度推進“萬人計劃”。那么,人選是怎么產生的?有哪些特殊支持?讓我們共同走近這項計劃。
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兩只手”,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引進,一手抓國內人才的激勵培養,防止“招來女婿氣走兒”。出于這個考慮,中央在2008年底審議“千人計劃”時明確提出,適時制定實施針對國內高層次人才的國家支持計劃,最大限度地激發國內各級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
2012年9月,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又稱“萬人計劃”)正式啟動實施,是與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并行的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總體目標是用10年時間,遴選支持1萬名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萬人計劃”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一領導,由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資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11個部門組成領導小組共同實施。
“千人計劃”面向國外,負責引進;“萬人計劃”面向國內,負責培養支持。兩個計劃并行實施,協同推進。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一領導、中組部牽頭、各有關部門共同實施。
兩個計劃的設計和實施主要有三個特點:
——堅持高端性。圍繞國家需要,突出重點對象,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給予強力支持,加速打造一支領軍型隊伍。
——體現綜合性。充分運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籌人才工作全局的機制,協調各方力量,集成政策資源,提升號召力和影響力。
——注重示范性。帶動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引領各地各部門人才計劃,促進人才工作政策和機制創新。
為增進國內外人才的了解融合,體現對兩種人才資源同等重視、共同開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對兩個計劃在多個方面進行統籌。
這一計劃準備用10年左右時間,遴選支持1萬名高層次人才。該計劃不鋪新攤子,不設新項目,主要是對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相關重大人才工程進行整合打包,從國家層面提供特殊支持,形成與“千人計劃”同等地位的國家人才工程。
計劃包括3個層次7類人才——
第一層次100名,為具有沖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杰出人才。
第二層次8000名,為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領軍人才,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學名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第三層次2000名,為35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對“萬人計劃”入選對象,在有關部門和單位原有支持的基礎上,國家再給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條件,形成集成效應。特殊支持包括:
——經費支持。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安排每人約100萬元用于自主選題研究、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地方和用人單位還可配套給予適當支持。
——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事業平臺、人事制度、經費使用、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制定重點培養支持政策。
——服務支持。根據需要,貢獻突出的還可納入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范圍聯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