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開新元,萬象啟新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報告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在自流井區各領域專家人才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實干實績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林光平(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舉世矚目黨的二十大召開了,我們東方鍋爐全體黨員干部和員工集中收看了大會開幕會,共同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令人振奮的報告,總書記對十九大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非凡成就的系統總結,讓我們心潮澎湃、信心倍增;總書記對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系統部署,為我們指引方向、激發力量。我們東方鍋爐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將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刻領會總書記報告豐富內涵,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肩負使命永向前,黨建引領強保障,乘勢而上勇創新,堅定轉型發展路,為實現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的新戰略、新目標、新任務而不懈奮斗。
張曉柏(四川大西洋集團<股份>公司代行法定代表人職責、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很受鼓舞,對企業而言感觸最深的是科技興國、人才強國。中國是焊接材料的消費大國,占全球50%的焊接材料消費,但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制造強國。高端的產品,國外占了非常大的份額。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地去進行技術創新。創新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高端技術人才怎么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是我們企業要非常關注和認真思考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要強化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地去提高效率。大西洋經過幾十年的積淀,在技術創新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22年,全國技術創新平臺示范企業,大西洋作為四川省唯一的入圍企業,現在已經通過公示。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大西洋人的不懈努力,大西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尹萍(自貢市自流井區塘坎上小學校黨總支書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的奮斗目標、使命任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自流井區一貫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為引進各類人才到自流井區干事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和保障。塘坎上小學作為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單位,要把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做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學校得到全面貫徹落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曹念(自貢市智庫策劃院院長、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藝術研究所所長、自流井區政協常委)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的勝利召開,是一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我們作為文化人、藝術家,非常關心這次大會,我們認真地聽取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開幕式報告,觀看了很多新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這個大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關鍵時期召開的,大會里面所體現出來的是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作為文化人,我們深深地感覺到習近平總書記是有大國情懷的。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這個關鍵時期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讓我們感覺到前途非常光明、非常壯闊。我覺得自流井區的文化藝術發展本來就非常繁榮,現在陽光燦爛的春天來到了,也希望更多的文化人一起來為自流井區的經濟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對這個未來是充滿信心的,也對前途充滿希望。
曹燕(自貢市自流井區卓益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主任)
我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式上所作的重要報告,非常地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自流井區的社會工作者,對其中提到的“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深有感觸,這句話也為我們社工點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更要積極發揮社工作用,以需求為導向,服務好群眾,特別是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務,培育好社區社會組織,鏈接好社會資源,發揮“五社聯動”,幫助社區可持續發展,動員引導公眾參與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近年來,得益于自流井區對社工人才的大力培育,社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服務于自流井區的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希望有更多的社工人才到自流井區施展才干,以專業服務民生和社會建設,共同助推自流井區高質量發展。
李彬(自貢市自流井區農產品質量和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獲得者)
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聽后使人熱血沸騰,備受鼓舞。作為“三農”工作者,我將堅信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將致力于基層新農藝、新品種、新模式的試驗示范和有效推廣,大力發展中稻加再生稻、優質釀酒高粱產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秋冬馬鈴薯產業,扎實開展走村串戶送技術,手把手、面對面傳授新農藝工藝,緊緊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目標,以優結構、突特色、提單產,搞好自流井區農旅融合發展,為全區糧油高產、高效添加助力,促進鄉村振興,保障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